翻页   夜间
忆旧文学 >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 第225章 高华健
 
【25岁就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震惊了全世界,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物理学天才。】
【毕业时,中美德同时对其抛出了橄榄枝,是优渥的国外,还是生他养他的祖国?】
【就当所有人认为他会选择回国效力时,他却毫不犹豫的就当了“叛国贼”。】
【不仅在鹰酱的斯坦福任教,甚至加入了鹰酱国籍,这一消息一出,人们的愤怒立刻被点燃,不少国人斥责他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无数的谩骂与不理解将他淹没。】
【也在那个时候,中国在物理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所以中国才会不惜代价送有潜力的学生出国留学。】
【高华健西安交大的导师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曾经那位无比出色的学生,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曾经以为高华健也会像钱学森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没想到他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失望,对祖国毫无回报之心。】
【高华健的父母非常生气,甚至扬言说没有他这个儿子,也不允许他回国探亲,面对母亲的质疑,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自有安排”。】
【而老美对高华健的“背叛”表现那是相当的满意,最顶级的实验室,最专业的科研团队,无限供应的科研经费,最核心的科技资料全部开放。】
【不得不承认,鹰酱国籍这个“保护伞”真的很有效,高华健因此在这里如鱼得水。】
【自那时起,他的生活就像开了挂一样,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项目纷至沓来,对此,鹰酱得意洋洋,他们直言:高华健是我们捡到的宝贝,是不可多得的高端人才。】
【殊不知,不久的一天,会让高华健耍的裤衩子都差点没了。】
【2006年,他当选鹰酱布朗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当选鹰酱国家工程院院士,随着他知名度的提高,国人对他的谩骂愈发强烈。】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每次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他一定会回到国内召开讲座,无私分享科技前沿成果。,他还利用导师之余,私下传授中国留学生接触不到的核心技术。】
【2001年和2011年他还担任中国力学学报英文版共同主编,对该期刊的国际化,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2003年到2005年还担任过中科院沈阳界面材料中心海外主任,甚至还在清华大学组建了先进力学与材料中心。】
【他每年会花两个月时间留在国内搞科研,短短几年与国内多家大学合作发表100多篇论文。】
【刚开始,老美认为这只是中国学者正常交流而已,随着高华健参加中国学术交流演讲越来越频繁,老美才大呼上当。】
【然而为时已晚,此时的高华健早已桃李满天下,更令老美破防的是,高华健在斯坦福大学期间
,他力权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更是为中国留学生“开小灶”】
【高华健利用鹰酱科研资源,培养了20多名顶尖博士,而这些博士无一例外全部回国。】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生王翔。王翔回国不久后,就成功攻克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对接难题。】
【直到此刻,鹰酱才惊讶的发现,你这是在跟我玩无间道啊!拿着我的碗,吃着我的饭,最后你还把桌子给掀了。】
【鹰酱就这样被他耍的团团转,这直接判罪高华健吧,他又没有实质性的犯罪问题,不判罪吧,这气又没地出。于是,一气之下,将高华健的母校直接拉黑。】
【2006年8月,这对他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他与20多位得意门生一起回到了祖国。】
【2015年他当选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刻人们才重新认识了这位用心良苦的华人教授。】
【原来高华健始终没有背叛祖国,他只是用另外一种形式来回报祖国。】
【即使这条路上他背负着骂名,但他还会走下去,毕竟当时我国科技设备缺乏,留美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对国家最好的选择。】
【虽然披着老美人的外衣,但高华健的那颗心,从始至终都是中国心。】
【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甘愿被误解卧薪尝胆,多年来遭受国人的谴责和辱骂,尽管遭到过一些人的误解和批评,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以身入局,不求名利,先生大义,致敬!】
老祖宗们看完整个人都舒坦了。
虽然先前一开始天幕就说这人是故意的,但是听到他背叛祖国这四个字,老祖宗们还是心里一紧。
不过好在,此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
在老祖宗们看来,人是会变得,哪怕一开始就意志坚定,但当时后世人的生活状况,还真没外面的好。
有些人难免被迷了眼找不到方向了。
像高华健这样从一而终的人,也不多见。
[难怪我感觉我国在航空方面这些年进步好快。从杨利伟登入太空,航空母舰的出现到各个舰的开花。相信都有高华健的功劳。]
老祖宗们:真是厉害。
他们佩服!
[那现在被骂的留美不回国学生,若干年也有可能是无间道。]
[不回国其实无什么好骂,只要不做残害同胞的事,其他事都是他们自由。]
每个人国家都没放弃,问题有些人不是那块料谁也没办法。]
老祖宗们:是啊,有些人的信念感其实没那么强,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这些人,能说什么呢?
只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世人要想在别的地方如同此人一般,怕是不能够了。
吃了个大亏,鹰酱恐怕会提防着。
[这种也就一次,后面就会有防范了。]
[ 一次培养好几十个人才 非常值得了。]
[最难得就是第一颗种子,从0到1远比从1到100难。]
落后的话后世人才会着急心焦,不落后了,就该考虑赶超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